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欢迎您!Welcome to Sanya City College!
文章模块(1)
组  长:李国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组长:郭晓翔(教务处副处长)马秋凤(公共教学部主任)陈  婵(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诗洋(城市管理系主任)赵  君(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组  员:职业汉语课程组教师及各院系教秘
2022-03-25
新闻中心讯 8月31日至9月2日,中共复旦大学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2020-04-15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而小...
2020-04-15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2020-04-15
王广发
ABUIABACGAAgpJbQ-wUoi46CrQEwhAI4wgI

王广发,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3年创办北京法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任法政集团董事长、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大连嘉汇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校长

王广发董事长还是北京市工商联(商会)副会长、南南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副理事长、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高端智库项目特邀研究员、外交学院董事、中国政法大学董事、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创业导师、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英国 AQA 中国首席顾问、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财政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原副主席。


ABUIABAEGAAg49yT_QUoyJHpzAYw5AE4lAI

语言文字知识小课堂 | 虚词不虚 用对用好

发表时间:2023-12-05 16:49来源:语言文字报

虚词不“虚”。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中指出:“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由此足见虚词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虚词的运用常常不够重视,用错的时候也不少。为了把虚词用对用好,我们要注意六个方面。

一、 不要滥用

所谓滥用,是指不该用而用。这类毛病,轻则使语言臃肿累赘,重则影响句子结构和句意表达。滥用虚词常常表现为所使用的虚词同与之配合的词语在表意上重复。如:

1)在我国,生物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方兴未艾。

2)他对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

3)他的20多件作品参加了上海民间工艺品的征集活动,大部分入选,在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展出,受到好评。

例(1)中,“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未到止境,其中“方”就是“正在”的意思,是副词,在它前边再加上一个表相同意思的副词“正”岂不叠床架屋?例(2)中的“勤勤恳恳”为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表示程度深,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字赘余;如果不去掉“很”字,形容词就得改成“勤恳”。例(3)中的“入选”即“被选上”,是表被动的,前面不能再加“被”字。滥用介词的情况也很常见。如:

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本应是上述句子的主语,可是由于使用了“对于”,它便成了介宾短语的一部分,丧失了做主语的资格,结果造成句子成分的残缺。此处“对于”应该删去。

二、 不要漏用

所谓漏用,是指该用某个虚词而没有用。这往往使结构关系不明、语意不清,甚至造成误解。如:

(5)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上句的原意显然是说大家对护林员揭发的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问题感到气愤,由于在“揭发”和“林业局”之间少了一个结构助词“的”,意思就完全变了,变成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的问题这一举动感到气愤了。

三、 不要误用

所谓误用,是指该用这个虚词而用成另一个虚词。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这种意义不易把握,稍不注意,就会用错。如:

(6)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7)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8)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凭主观想象加入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或”表示两种情况选一。例(6)中,“或”与后面的“都”矛盾,“或”显然系“和”之误。例(7)中“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与“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构成一种顺承关系,并非转折,故用“反而”不妥,应改为“就”或“便”,以与“如果”呼应,构成条件与结果相一致的假设关系复句。例(8)中“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造成的,前后是因果关系而非转折关系,“反而”应改为“结果”,以与前面的“由于”相呼应。

四、 不要错配

汉语中不少虚词是配套使用的,使用时必须遵循虚词搭配的规律或习惯,否则就会造成虚词错配的毛病。如:

(9)前几年他不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不管”“但是”不相配。此句是个让步转折复句,“不管”应改成“尽管”,以与后边的“但是”配合。

五、 关注特殊要求

不少虚词在用法上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就会出现语病。如:

(10)焦裕禄这个名字青少年可能有些陌生,但四十岁以上的人它是很熟悉的。

上例涉及“对(于)”的使用条件问题。使用“对(于)”,必须注意主客体的位次。一般来说,动作的主体得放在“对(于)”的前边,客体得放在“对(于)”的后边,上例违反了这个原则。对这类句子改法有三:一是干脆删去介词“对(于)”;二是改变句式,在“对(于)”之后加“来说”;三是将“对(于)”前后的名词性成分对调位置。

六、 不要“失位”

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当(失位)也是一种常见错误。如:

(11)过去,内地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只有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才能把关联词放到主语的后面。上例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不是”应调至主语“质量”的前面。

虚词的学习和运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学好虚词、用好虚词,对于提高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维护和促进语言文字规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院热线:0898-38219966
招生电话:0898-38289966
学院邮箱:sycsxy@163.com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抱坡路100号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