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发,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3年创办北京法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任法政集团董事长、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大连嘉汇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校长。
王广发董事长还是北京市工商联(商会)副会长、南南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副理事长、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高端智库项目特邀研究员、外交学院董事、中国政法大学董事、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创业导师、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英国 AQA 中国首席顾问、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财政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原副主席。
语言文字知识小课堂 | 春节特辑 ——说“龙”字发表时间:2024-01-11 09:42来源:语言文字报 转眼间,我们即将告别癸卯兔年,迎来甲辰龙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特别推出“春节特辑”,与您云上相约,一起品味语言文字中的年味儿,共同迎接龙年新春。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公布,引发了人们对“龘”字的关注。本文讨论了“龙”字的字形演变和文化内涵,并分类梳理了以“龙(龍)”为偏旁的字。一起来看—— 壹 “龙(龍)”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最早的“龙”是甲骨文,字形像兽首蛇身的动物,头顶上还有“辛”字饰物。金文和甲骨文字形相似,只是龙口形状中多出尖牙。小篆则变得更加繁复,分为左右两部分,在“龙身”上加“匕”加“彡”,表示龙有利爪、背上长鳍。“龙”字在演化过程中,“龙头”“龙身”变得复杂起来,“龙身”是翻转向上飞腾的样子。汉隶在秦篆基础上将字形方块化,成为“龍”字。“龍”字笔画繁多,仍然保留某种象形之意。隋代以后其俗字写作“尨”,是根据原字右边偏旁改造而成。汉字简化以后,字形成为笔画较为简省的“龙”字。《说文解字》中记载:“龙(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这是说龙是一种有鳞甲的动物,也是这类动物的代表;它变化多端,还能腾云驾雾。 龙是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传说黄帝在战胜蚩尤统一天下后,取每一个部落的图腾图案之一角,综合数种动物的特征,重新拼凑,加以想象装饰,形成了龙的形象。这一图腾象征国家的统一。在长期流传中,龙逐渐成为神灵的化身,能腾云驾雾、行云布雨、主宰天气。大雨来临之际,通常会有电闪雷鸣景象,因此,龙的发音应来自“隆隆”的雷声。龙充满着神奇色彩,人们对龙的喜爱、敬畏之情也十分强烈。龙是四灵(龙、凤、龟、麟)之一,东汉王充《论衡·纪妖》中记载:“龙,人君之象也。”这说明,龙是皇权、帝王的象征。 贰 以“龙(龍)”为偏旁的字,有“上龙(龍)、下龙(龍)、右龙(龍)、内龙(龍)、重叠”五种基本字形。 “上龙(龍)”字形以“”和“龑”为代表。“”,读音为 yǎn,同“䶮”“龑”。《康熙字典》解释为:“高明之貌。”一般用作人名用字,是五代南汉开国皇帝刘岩为自己的名字自造的字。《南唐书》记载:“取飞龙在天之义创此名。”简单理解就是,上“龍”下“大(天)”,飞龙在天,显其威形。再举几个“上龙(龍)”的字形:“袭”,衣裳华美,承袭美德;“垄”,丘墓高起,庄重尊崇;“聋”,不闻龙声,模糊不察;“龚”,给予奉献,恭敬尊崇;“蠪(lóng)”,虫蚁之名,群聚龙形。 “下龙(龍)”字形以“”和“靇”为代表。“”是“靇”的古字。“靇”,读 lóng,“靇靇”古同“隆隆”,指雷声。简单理解就是,上“令(雨)”下“龍”,雷声隆隆,神龙之威。再举几个“下龙(龍)”的字形:“宠”,尊贵居所,荣宠之意;“龛”,供奉之器,如龙卧处;“茏”,蒙茏覆盖,威严之感;“竉(lǒng)”,孔洞幽深,龙穴之貌。 “右龙(龍)”字形以“、珑、陇”为代表。“”和“珑”,都读 lóng。《康熙字典》解释“”为:“祷旱玉龙。或从玉。”从“玉”即“珑(瓏)”。“陇”,读音为 lǒng,《说文解字》解释为:“天水大阪也。”《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天水郡有陇县。……陇县有大阪名陇坻(dǐ)。”《康熙字典》补充解释:“丘垄之垄,亦作陇。……又陇亩亦作陇。”简单理解就是,“、珑”,左“圭”右“龍”,左“王(玉)”右“龙”,玉雕之龙;“陇”,丘峦起伏,显龙之形。再举几个“右龙(龍)”的字形:“昽”,日升微明,雾隐龙形;“眬”,欲闭又开,龙目蒙眬;“栊(lóng)”,养兽之所,困龙之意;“咙”,喉咙幽深,龙吟所出;“泷(lóng)”,龙行布雨,雨滴落貌。 “内龙(龍)”字形以“庞”和“”为代表。“庞(龐)”,《说文解字》解释为:“高屋也。”《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为:“谓屋之高者也。故字从广。引伸之为凡高大之称。”“”,《康熙字典》解释为:“同䶬。”“䶬”,读音为jiān,指龙脊背上的鬐(qí)。《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龙鱼之脊上出者,如马鬣然。” “龙(龍)”重叠的字形以“龖、龘、”为代表。“龖”,读dá,《说文解字》解释为:“飞龙也。”《康熙字典》解释为:“二龙并飞,威灵盛赫,见者气夺。”“龘”,读 dá,同“龖”,龙腾飞的样子。《康熙字典》解释为:“龙行龘龘也。”“”,读 zhé,“詟(讋)”的异体字,指恐惧、丧胆。2024龙年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围绕“龘”字设计主标识。“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生动地描摹出中华儿女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的精神状态。 叁 我国汉字大约有十万个,常用的汉字三四千个,像“龖、龘”这样的生僻字并不少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汉字是被广泛使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或者历史文化的变迁,这些字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最终成为生僻字。但是在一些机缘下,生僻字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如网络词语“又双叒叕”用多次出现的“又”,表示某一事物经常出现,或表示变化相当频繁。还有“囧”字,由于其字形与表示无奈、尴尬的表情包相似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风靡一时的歌曲《生僻字》,更是把很多生僻字以歌词的形式展示出来,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深入了解汉字的渴望,彰显了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章分类:
语言文字-动态
|